微信号
9958874
■廖木兴/图
第三批国家集采开标:
8月20日,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在上海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次采购共有189家企业参加,产生拟中选企业125家;拟纳入56个品种、涉及300多个品规,品种数量接近前两批国家集采之和,涉及了老百姓常用的高血压、糖尿病药物以及多种抗癌药;拟中选产品191个,平均降价53%,最高降幅达95%。本轮集采中选结果预计在10月左右正式执行。此次国采拟中选药品出现1.5分钱的超低价格,而国内药企与外资原研药企的参与态度两极分化。
■新快报记者 梁瑜
最大可中选企业数 由6家增加到8家
据记者了解,与第二批国家集采相比,第三批采购规则仅做微调优化,最大可中选企业数量从原来的6家增加到8家。
业内人士表示,单一品种中标的企业较多,更能保障该药品的可及性。若中标企业太少,面对众多患者,万一中标企业产能不够,患者会面临断药风险。而从企业角度来看,很多药企都通过了一致性评价,若只选两三个中标,也有失公平。
据统计,在本次集采中,竞标产品较多的企业主要有扬子江药业、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齐鲁制药、上海医药、恒瑞医药、科伦药业、豪森药业等。
此次采购成功的55个品种中,入选品种最多仍是国内仿制药头部企业,其中石药欧意和齐鲁制药分别有8个品种拟中选,扬子江药业有7个品种拟中选,是此次集采入选品种最多的3家企业。而华海药业本次入选的3个品种全部中选,此前集采中失利的信立泰,本次共有3个产品中标。
出现“超低价”
集采品种进入“一分”时代
多个品种降到“地板价”,两个慢性病用药二甲双胍片、卡托普利报出≤1.5分的价格。其中,二甲双胍的争夺可谓激烈。
作为糖尿病领域一线降糖药,二甲双胍在全国有着超过50亿元规模的大市场,竞争自然激烈。它也是第三批集采报量最多的品种,高达46.6亿片,占总报量的比例超过两成。共有44家企业参与报价,最终拟中标企业只有15家。
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0.25g 的最高有效报价应为0.2元/片,最终拟中标价格最高仅为0.12元/片。其中,重庆科瑞制药的二甲双胍口服常释剂型0.25g 84片的报价为1.29元,平均一片价格仅为1.5分,震惊业界。但实际上,其他厂家的竞价也在毫厘之间,剩余中标的7家企业,多数报价也不到0.07元。其中,以岭药业、京丰制药、上海信谊的二甲双胍单片报价都在0.04元/片以下。
行业观察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某些集采品种进入了“一分”时代,这直接影响了企业最终的生产、包装、配送乃至于营销的成本。在保市场份额与保价格的两难选择中,它们选择了保市场份额。
爆冷,ED名药“老司机”
不敌“新手”
第三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就主治ED及罕见病肺动脉高压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这一品种,两名“老司机”辉瑞的“万艾可”(俗称“伟哥”)、白云山的“金戈”皆告败北。齐鲁制药今年8月7日才在国内获批上市的“新手”——“千威”以低于最高有效申报价近1/40的价格,成为唯一中选者,以2.08元/片的价格中标,降幅达92%,中标价格让竞争对手瞠目结舌。根据集采规则,如果一个品种只有一家企业中选,那么就可以获得全国采购量的50%。
米内网数据显示,2018年,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在中国公立医院和城市零售药店的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1.14亿元和人民币22.07亿元。另有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西地那非市场份额前三的企业分别是白云山48.1%、辉瑞46.9%、亚邦爱普森3.7%。
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白云山“金戈”落选出人意表。白云山8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本次共有盐酸美金刚片、盐酸环丙沙星片、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和头孢地尼胶囊四个产品参与投标,其中盐酸美金刚片、盐酸环丙沙星片两个产品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头孢地尼胶囊本次未能中标。
外资原研药企“消极应战”
相比于国内药企挤破头的超低降幅,外资原研药企明显兴致不高,“陪跑”心态明显,大量产品以高价、现价报价,少部分象征性选择降价10%左右,有原研药企的报价超出最高限价1132%!等同于明明白白直接放弃集采市场。最终,外资原研药仅成功中选了3家:辉瑞的利奈唑胺片、卫材的甲钴胺和普利制药的左乙拉西坦注射用浓溶液。
本次国采仅乙肝药拉米夫定片1个产品流标。原研药企葛兰素史克/复星医药的拉米夫定片0.3g报出了904.2元/盒,基本未降价,超过集采最高限价80倍,导致拉米夫定片最终流标。
外资药企因为出价高于限价或几乎没有降价而提前出局的还包括罗氏的卡培他滨、辉瑞的舍曲林、阿斯利康的阿那曲唑、礼来的奥氮平口崩片、默沙东的地氯雷他定、西安杨森的多潘立酮、诺华的来曲唑、西安杨森的普芦卡必利等。
这是否意味着,外资原研药企选择了保价格、放弃市场份额?不见得。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国家集采规定了一定的采购量,比如整体采购额的50%-70%,但是还有剩余的一部分,外资药企似乎更乐于通过品牌效应争夺那部分市场份额。
另外,本次全国集采中,外资原研药企的“消极应战”或与拜耳的在第二次国采中的“经典一役”及辉瑞普强有关。此前,拜耳曾以降幅超过90%的“自杀式”报价抢夺阿卡波糖中标资格,将有力竞争对手华东医药PK出局。结果在拜耳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描述称,阿卡波糖全球销售额下降了73.8%,主要原因是带量采购让阿卡波糖销量的增长无法抵消药品的大幅降价。相反,辉瑞普强的“立普妥”和“络活喜”在第一次“4+7”带量采购中出局,“4+7”扩围带量采购中同样没有中标,但这两个品种的销售反而迎来触底反弹。
行业观察人士表示,或许正是经过“试水”和财年的经营测算,外资原研药企逐渐找到了在华市场的定位和应对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