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9958874
第一节 力 课本突破 (第一课时)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知识点一】 力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符号F。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3施力物体:施加力作用的物体。
4受力物体:受到力作用的物体。
5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深化理解 理解力的“四个”关键
关键1: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指物体间的推、拉、提、压、举、打击、吸引、排斥等。
关键2:力的存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力的产生需要两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
关键3: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这种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如人推车时,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手向上提箱子时,手是施力物体,箱子是受力物体;磁铁吸引铁屑,磁铁是施力物体,铁屑是受力物体。一个物体受到了力,一定有别的物体对它施力,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且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关键4:产生力的条件:
①要有两个物体。
②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且两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
特别强调
1.产生力的条件:“两物体” “一作用”
(1)力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两个物体分别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产生力的作用,离开物体更不会有力的作用,虽然有时未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
(2)物体之间要有相互作用。例如,两个相互接触但没有相互挤压的两个木块之间(如图)没有力的作用。
2.力的产生与是否接触无关
(1)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如:两正方体木块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两木块虽然接触,但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2)不接触的物体之间可能有力的作用。如:磁铁吸引相隔一定距离的小铁钉。
易错警示
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专练
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2、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后填入表中,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 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正方观点
反方观点
①两个物体相互 接触,就一定有力 的作用
②两个物体接 触,不一定有力的 作用
③两个物体不接 触,一定没有力的 作用
④两个物体不接 触,也可能有力的 作用
⑤力不能脱离物 体而单独存在
⑥力可以脱离物 体而单独存在
⑦力的产生至少涉 及两个物体
⑧一个物体也可 以产生力的作用
3、 用井绳从井里向上提水,提水时水桶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水桶 B.井绳 C.手 D.水和水桶
4、如图所示,用球拍击球时,球拍和球之间产生了力的作用。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 B )
A.地球 B.球拍 C.球 D.人的手
4题图
5题图
(5题图)
5、全运会上,撑竿跳高运动员轻松跳过4.9m的高度,勇夺冠军。如图所示是撑竿起跳的情景,此时,使其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空气 C.竿 D.地球
【知识点二】 力的作用效果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在物理学中,人们通常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认识和描述力。
实例
现象
作用效果
拉弹簧 手对弹簧的作用力使弹 簧变长或变短
力改变了物 体的形状
手对橡皮泥的作用力使 橡皮泥发生形变
杆对台球的作用力使台 球运动起来
力改变了物 体的运动状 态
棒球运动员对棒球的作 用力可使棒球改变运动 方向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可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深化理解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反过来,物体形状发生了变化,则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①由静止开始运动。
②由运动变为静止。
③运动快慢发生改变。
④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⑤运动快慢和方向同时发生变化
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的运动快慢和方向都不改变,即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特别强调
不要认为很轻的物体放在桌面上,桌子不会发生形变把轻的物体放在桌子上,我们不能明显地观察到桌子发现变化,但桌子确实发生了形变。只是桌子发生的变化很微小,我们用眼睛观察不出来。
易错警示
(1)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发生变化,则这个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故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判断力的存在。
(2)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可以同时发生也可以单独发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专练
1、某同学按压气球,气球变瘪,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用手轻轻一托,气球就向上飞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延伸:秋天,稻子“笑弯了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跳高场上,运动员“腾空而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飞行中,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 D.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3、下列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苹果从树上落下
B.汽车匀速转弯
C.人造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货物被起重机吊起匀速上升
4、下列物体的运动情况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钟摆来回摆动
B.汽车在盘山路上匀速行驶
C.游客随摩天轮匀速转动
D.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运行
5、在生产、生活中常见到下列现象:
①水杯掉在地上,摔破了 ②大风起兮云飞扬 ③橡皮弹球撞在地面又被弹起
④手工课上,明明把彩纸折成漂亮的纸鹤 ⑤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 ⑥力拔山兮气盖世
上述举例中,含有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⑤
第一节 力 课本突破 (第一课时)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 答案
【知识点一】 力
➽专练
1、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知产生力的条件必须满足两个:
(1)要有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
(2)物体间要发生作用。
答案:A
2、解析: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产生力的作用(如两个并排放在水平面上的球);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磁体吸引铁屑),所以②④是正确的。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所以⑤是正确的。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产生至少涉及两个物体,所以⑦是正确的。
答案;②④⑤⑦
3、解析:判断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时,一是要明确研究对象,二要看是哪个物体与研究对象相互作用。本题中对水桶直接施力的物体是井绳,而不是手。
答案:B
4、B
5、C
【知识点二】 力的作用效果
➽专练
1、解析:解读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手的压力使气球变瘪;
解读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用手轻轻一托,气球就向上飞走。
答案:形状 运动状态
延伸: 形状 。 运动状态 。
2、解析:手的拉力把弓拉弯,属于力使物体发生形变;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重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阻力让箭停止运动,都属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A合题意。
答案:A
3、D
4、D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