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问答正文

做人勿学卢多逊,得势切记要容人

admin 问答 2023-03-04 16:31:16 491 0
󦘖

微信号

9958874

添加微信享受优惠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的一天,崖州(位于今海南三亚)郊外官道上一个简陋的旅店,大堂里稀稀拉拉地坐着几位客人,大堂一角,一位看上去风尘仆仆、气质儒雅的中年男人正在埋头吃饭。

这时,一个手拄拐杖、衣衫褴楼的老妇人走进来,挨桌讨要剩饭,渐次来到中年男人的桌边。

中年男人抬起头,看着这个步履蹒跚的老妇人,不觉生出怜惜之情,将面前的饭菜分出一些给她,老妇人一边道谢,一边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中年男人好奇地问老妇人:“老人家,听您口音也像是中原人氏,如何流落到这蛮荒之地呢?”

老妇人抬起头来,满脸悲愤,道:“先生,您有所不知,我原本也是中原的官宦人家,有个儿子在朝中为官。谁知儿子时运不济,正赶上卢多逊任宰相,要挟我儿与他同流合污,我儿不愿违背正道,不肯顺从,惹得那老贼火起,遭他陷害,全家都被流放到这天涯海角,因为水土不服,家人们一个接一个都病死了,只剩下老婆子我一个人,无依无靠,只好四处流浪,讨饭为生。想那奸相仗势欺人,一味妒贤嫉能,必不得好报,早晚也得落个流放的下场,先生您说,老天不让我老婆子死掉,是不是要让我看到他的下场呢?”

老妇人一边嘟嘟囔囔,一边低头吃饭,却没注意到这中年男人的脸瞬间变得铁青,他没有回应老妇人的话,只是默默地起身,快步走出旅店,骑上马匆匆扬长而去。

老妇人不知道的是,这位中年男人,正是刚刚因谋反罪名被罢相,然后以投荒之典流放到崖州的卢多逊。

曾经宋太祖、宋太宗跟前的红人、手握朝廷大权、炙手可热的卢多逊,如何落到被流放崖州的下场呢?

这一切都和卢多逊的做人有很大关系。

崖州故城

官宦子弟立大志

卢多逊(934年―985年),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据说是东汉著名经学家、史学家、有“海内大儒”之称的卢植的后人。卢家一直延续儒学传统,五代时期,卢多逊的曾祖卢得一、祖父卢真启先后担任县令,父亲卢亿也以孝悌举明经,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朝初年做到了少尹、少府监的位置,称得上是官宦世家。

卢多逊的父亲卢亿是个低调谦和的人,生活俭朴,颇知进退,当同朝为官的儿子卢多逊提拔为知制诰时,卢亿为避嫌,果断上表辞去官职,回乡养老。后来,他眼看卢多逊日益显贵,生活越来越奢侈,不觉忧心忡忡,忍不住对亲友说:“我家世代儒素,勤俭持家,如今骤然富贵,恐怕是祸非福,我不知死后是否有葬身之地啊。”

后来,卢多逊果然败落,人们都叹服卢亿的见识,这是后话。

在这个家庭浓厚的儒学氛围熏陶下,卢多逊自小聪明好学,扎下了深厚的儒学功底,后周显德初年,二十多岁的卢多逊便考中进士,被授为秘书郎、集贤校理,后升任为左拾遗、集贤殿修撰。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王朝更替,机会多多,看到很多无名小卒摇身一变成为新贵,特别是小吏出身、无甚学识的赵普,凭着从龙拥戴之功,一跃成为当朝的宰相,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卢多逊深受刺激,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卢多逊暗暗发誓,要凭借自己的才能和谋略,有朝一日也要攀到位极人臣的位置。

卢多逊影视形象

谋略过人获君宠

乾德六年(967年),素以博闻强记、精通经史而闻名的卢多逊加任史馆修撰、判馆事,成为朝廷史馆的一把手。

史馆主要负责修史、藏书,是个清闲部门,远离朝廷中枢,完全不符合和卢多逊的政治理想,卢多逊一度有些失落,但不久他就惊喜地发现,宋太祖赵匡胤喜欢读书,常常亲自到史馆里来取书。

卢多逊暗叫机会来也,他安排自己信任的馆吏负责管理藏书,并叮嘱他注意宋太祖取走了哪些书籍,随时向他汇报,然后他立即找来同样的书籍,通宵达旦进行研读,等到宋太祖看书有疑问、找人进行咨询的时候,其他人往往回答不上来,卢多逊却因为早有准备,因此对答如流,深合宋太祖的心意。一来二去,宋太祖开始注意到这个文辞敏捷的年轻官员。

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赵匡胤征讨北汉,特意带上了卢多逊,安排不同的岗位对他进行历练、考察,卢多逊也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因此倾尽全力表现,逐渐得到宋太祖的赏识,两年后,在宋太祖的授意下,卢多逊被朝廷任命为翰林学士,成为宋太祖身边的新晋宠臣。

卢多逊得到宋太祖的赏识,自信心愈发增强起来,不久之后,又抓住机会立了一功。

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派卢多逊为江南生辰国信使,以为南唐后主李煜祝贺生日为由,出使南唐,实则是想刺探南唐虚实,李煜被后人称为千古词帝,文采风流冠绝一时,卢多逊也以文采著称,再加上刻意投其所好,与李煜诗词唱和,很快赢得了李煜的好感,对他丧失了警惕,卢多逊趁机多方留意观察南唐的社会状况。

卢多逊即将返程之时,派人禀告李煜说:“朝廷计划重修天下图籍经典,目前史馆唯独缺少江东各州的资料,希望您能给予帮助。”

李煜本想趁机结好这位宋太祖身边的红人,以便让他在太祖面前为自己说些好话,为南唐争取一些苟延残喘的时间,便满口答应下来,立即安排人将江东十九州的资料送给卢多逊,卢多逊结合这些资料进行研究,将南唐各地的地理形势、屯兵远近、人口多寡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回到京城开封,立即呈报给宋太祖,并力陈江南衰弱可取之状。

久怀统一天下之志的宋太祖闻言大喜,对卢多逊更加重视起来。

南唐后主李煜画像

落井下石逐赵普

卢多逊想要实现自己终极的政治理想,唯有现任宰相下台才有可能实现。因此,现任宰相赵普便成了卢多逊心中最大的政敌。

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功臣,为人刚毅果断,是陈桥兵变的主要策划人,宋初采取的诸如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改革官制等一系列重大措施,赵普都是主要操盘手,此外,还协助宋太祖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略,为宋太祖巩固统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与太祖、太宗两兄弟渊源深厚,名为君臣,实同手足。

卢多逊想要取赵普而代之,原本是不自量力的痴心妄想。

但问题却出在了赵普自己身上。赵普为相十余年,权倾朝野,渐渐变得刚愎自用,独断专行,难以采纳不同意见,同时,妒贤嫉能,对认为会威胁他权势的人才,进行打击排挤,逐渐引起包括皇弟赵光义等一批同僚的不满。

时任开封尹、同平章事的皇弟赵光义,早有心思觊觎皇位,因此把对赵匡胤忠心耿耿、独揽朝政的赵普视为眼中钉,与赵普进行了各种明争暗斗,卢多逊敏锐地捕捉到这个机会,与赵光义私下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赵普。

赵光义负责搜集不利于赵普的证据,卢多逊则利用宋太祖对他的信任,时常吹耳边风,向宋太祖灌输赵普的种种不是。

宋太祖一开始不以为然,但时间久了,不免对赵普产生疑心,后来发生了两件事儿,让赵普在宋太祖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宋太祖与赵普情同手足,当上皇帝后,还经常在下朝后跑到赵普家里吃饭聊天,很多军国大事就在两人闲谈中敲定下来。

宋太祖雪夜访赵普

有一次,宋太祖又到赵普家里来,看到廊房下面摆着几个筐子,太祖好奇,问是什么东西。

赵普红着脸对宋太祖说:“吴越王钱俶派人趁我不在家,说给我送点海货,我还没顾上看呢。”

宋太祖一听,来了兴致:“来来来,打开看看是啥海货,正好让嫂子给摆治摆治,咱哥俩喝两杯。”

谁知道,打开筐子一看,哪是什么海货,里面装满了瓜子金。

这下子尴尬了,赵普慌忙下跪叩头,连声谢罪,说臣实在不知道里面是啥呀!

宋太祖叹了一声,说:“算了,既然送来了,你就收下吧,这也不是你的错,是钱俶那小子以为天下大事都是你一个书生说了算,所以格外看重你呢。”

宋太祖表面上好像是原谅了赵普,但实际上内心对赵普怀疑的种子已经开始发芽了。

赵普原本不拘小节,为这事懊恼了几天之后,看宋太祖对他一如既往,便放下心来,过后不久,便派亲信小吏前往秦陇山区购买巨木,然后连成成片的木筏,顺河而下,运到开封,为自己营造豪华府第。

本来赵普自己盖个宅院也用不了多少木材,谁知这个小吏却趁机假公济私,偷偷采办了几倍的巨木,然后打着赵普的旗号在京城里倒卖,从中牟取暴利。

当时秦陇山区的巨木属于稀缺资源,早已被朝廷列入政府专营项目,严禁私人贩卖,赵普私下派人去采购并在京城贩卖显然属于知法犯法。

结果这事儿被三司使赵玭知道了,赵玭正好跟赵普有矛盾,便跑到宋太祖跟前告状,宋太祖又想起不久前钱俶送给赵普的金瓜子,不禁勃然大怒道:“他还要贪得无厌到什么时候?”当即下令身边的翰林学士拟写诏书,要罢免赵普。幸亏两代四朝元老王溥在场,替赵普说情,诏书才没有发出去。

时任翰林学士的卢多逊怎肯放过这个机会,在宋太祖跟前更加起劲地编排赵普的坏话,宋太祖对赵普日益疏远起来。

赵普是个聪明人,看出宋太祖对他态度越来越冷淡,就主动上疏请求辞职,宋太祖第一时间表示同意,封赵普为河阳三城节度使,直接将他逐出了京城。

赵普下台,朝廷出现权力真空,宋太祖随即将卢多逊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距离他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了。

卢多逊的父亲卢亿听说后,不但不兴奋,反而喟然长叹道:“赵普乃是开国元勋,小子无知,竟敢诋毁先辈,将来恐怕难以免祸!”

贪权卢相不饶人

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50岁的宋太祖赵匡胤在斧声烛影中离世,皇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

宋太宗刚上台,便提拔他信任的卢多逊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事实上的宰相,卢多逊终于实现了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这一年,他42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

人生得意马蹄欢,卢多逊无法掩饰自己的得意。然而,这位已经位极人臣的宰相却突然患得患失起来,他不是考虑怎么去全力以赴辅佐宋太宗治理天下,而是担心他在这个位置上能不能坐稳,能不能做得更长久。

为了把这赵家的宰相一直当下去,卢多逊一方面将目光投向了他潜在的政敌们,一方面私下结交已接任开封尹的齐王赵廷美,就像他在宋太祖时期私下结交皇弟赵光义一样,卢多逊的考虑,不可谓不深远。

被卢多逊视为最大对手的人竟然是已被宋太祖贬出京城的赵普,卢多逊看不起赵普,却又把赵普视为一生的敌人,他想尽种种办法抓住一切机会污蔑、陷害、打击赵普,想要把赵普彻底打败、击垮,然后再踩在自己的脚下。

宋太宗同样也没有忘记老对手赵普,在他登基的第二年,便把赵普从河阳调回京城,给他了个太子太保的虚职,让他在家闲居,就近监管起来,赵普就此成为大宋官场被边缘化的第一人。

赵普的妹夫侯仁宝,是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五朝的耆旧老臣侯益的儿子,侯益在世时被宋太祖赐予等同于宰相的待遇,放到今天也是响当当的正国级。侯益退休后,安家在西京洛阳,家中有良田美宅,称得上是家大业大。

早在赵普为相时,为了照顾这个妹夫,就特意安排他在洛阳本地为官,侯仁宝和赵普的妹妹,背靠大树好乘凉,过上了悠哉悠哉的幸福生活。

然而,随着卢多逊的得势,两口子的好日子很快就戛然而止了。

卢多逊趁着赵普受冷遇的机会,说动宋太祖,将侯仁宝外放到几千里之外的邕州(今广西南宁),当时的邕州,还是尚未完全开化的蛮荒之地,经济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与繁华的西京洛阳有着天壤之别。

对于过惯了好日子的侯仁宝来说,在这远离中原的穷山恶水之间做官,简直是不堪忍受,度日如年,整天盼着朝廷早些把他调回去,但在卢多逊的“照顾”下,侯仁宝在邕州任上干了九年,还是没有挪地方。

赵普深怕这位妹夫老死在邕州,便想方设法要将他调回,可现在是卢多逊当政,要想让卢多逊放妹夫一马,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赵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来一个主意。

原来邕州临近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及两广部分地区),交州原是唐朝属地,五代时属于南汉,南汉被宋太祖平定后,交州地方政权被一个叫黎桓的人趁乱把持。赵普觉得,如果能够说动宋太宗攻取交州,宋太宗必定会召担任邕州知州的侯仁宝回来汇报情况,到时候再想法儿运作把侯仁宝留在京师即可。于是便写信给妹夫支招,让他上书鼓动宋太宗攻取交州。

果然不出赵普所料,得到侯仁宝的报告,好大喜功的宋太宗大喜,当即打算召侯仁宝回京了解详情,谁知阴险狡诈的卢多逊听说后,立即入朝向宋太宗进言,他说:“一旦召侯仁宝回京,恐怕割据交州的蛮夷会有所警觉,从而加强戒备,我军就不容易轻易取胜了。不如直接授予侯仁宝便宜行事之权,让他带兵出其不意,长驱直入,一定能够成功。”

宋太宗一听有道理,就没有召回侯仁宝,而是直接下诏任命侯仁宝为交州路水陆转运使,孙全兴、刘澄、贾湜等人配合,水陆并进征讨交州。

侯仁宝弄巧成拙,不过事已至此,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不过这老兄也不愧是将门出身,事到临头反而豁了出去,居然亲自带领前军率先出发,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直抵交州重镇谅山,然而,不知是否出自卢多逊的授意,孙全兴、刘澄等人却迟迟不进军,导致侯仁宝形成孤军深入之势,一时大意又中了黎桓的诈降之计,遭敌重兵包围,苦等援军不至,最终竟战死在支陵江中。

交州之乱

本想把妹夫解脱出来,没想到却送了妹夫的小命,赵普得知妹夫的噩耗,不禁悔恨交加。谁知,造成侯仁宝战死的始作俑者卢多逊却没有丝毫收手的意思,还要不停地往赵普的伤口上撒盐,大概这样能够让卢多逊产生快感。

赵普在京城赋闲的这段时间,一直深居简出,做出一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样子,渐渐地让宋太宗对他放下心来。侯仁宝战死半年后,开国功臣高怀德与大宋燕国长公主的女儿也就是宋太宗的外甥女,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经宋太宗钦点,把她许给了赵普的儿子赵承宗,并下诏让在潭州(今长沙)任职的赵承宗立即回京,择日成婚。

赵普对此很满意,一来赵、高两家门当户对,儿子娶了公主的女儿,也就成了当朝的驸马爷;二来宋太宗既然肯把外甥女嫁给自己的儿子,说明对自己的芥蒂已经淡化了。

因此,赵家上下喜气洋洋,大张旗鼓地为赵承宗两口子举办了婚礼。然而,赵家欢乐的气氛让卢多逊深受刺激,还没等小两口的蜜月过完,卢多逊就上奏请宋太宗下令,要让赵承宗立即回潭州任所上班。

洞房花烛夜

卢多逊此举,就像精美的餐桌上突然飞来了一只苍蝇,把赵普彻底激怒了,这小卢同学是不打算让他安安生生地过日子啊!从此,将近60岁的老赵下定决心,图谋东山再起,一定要亲手除掉卢多逊!

高手反击很致命

就在赵普日夜筹划、寻找机会之时,机会适时而至。

有一天,宋太宗的亲信柴禹锡、赵镕、杨守一等人私下向宋太宗告发已进封为秦王的皇弟赵廷美骄奢恣肆,且将图谋不轨,而且,他们还透露了一个令宋太宗更加震惊的消息,宰相卢多逊私下与赵廷美来往密切,恐怕早有勾结。

这个时候,宋太祖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德昭、德芳都已经过世,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有资格继承帝位的人,除了宋太宗的儿子外,只有四弟赵廷美一个人了,而且,赵廷美确实对宋太宗没有照顾好赵匡胤的儿子心怀不满,有过怨言。

为了能将自己的皇位坐稳,然后再顺利地传给自己的儿子,宋太宗决定排除赵廷美这个隐患,可令宋太宗想不到的是,自己一向信任的“打手”卢多逊,竟然靠不住了。

宋太宗不禁想起了政治老手赵普,当即主动召赵普进宫喝茶,谈话间,宋太宗委婉地表达了对朝政的担忧以及对皇弟赵廷美恨铁不成钢的心情。赵普这两年虽然深居简出,对朝廷政局的风吹草动却洞若观火,作为久经磨炼的政坛老手,宋太宗一撅屁股,赵普便知道他要拉什么屎,立即恰到好处地安慰宋太宗,并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陛下,如果您信得过臣,臣愿意在朝廷中枢值班,主持侦查那些阴谋作乱的权奸,为陛下分忧。”

宋太宗一听,颔首表示肯定。赵普察言观色,一看对路,就连忙跪在太宗跟前,接着说了一番话。

赵普说,当初他被宋太祖贬出京城镇守河阳时,给宋太祖写了一封信,信中大意是:“外人说我妄议皇弟开封尹,皇弟忠孝全德,哪里有瑕玷!况且昭宪太后临终时,我实际上参与接受遗命。知我者是您,希望您明鉴。”

信中所指的皇弟开封尹,就是时任开封尹的赵光义。昭宪太后便是太祖、太宗兄弟的母亲杜太后。当初,杜太后在临终前,赵普也守在病榻前,耳闻目睹了杜太后叮嘱宋太祖将皇位兄终弟及的遗命。

赵普向宋太宗回顾了自己记录杜太后遗嘱的过程,言辞恳切地对太宗说:“我一直忠于陛下,只不过屡屡被权臣中伤,请陛下明鉴。”

待赵普退出之后,宋太宗令侍从翻档案查找赵普写给宋太祖的信,谁知四处寻觅不到,后来有内侍想起来是宋太祖将这封信封藏到一个金制的藏书匮里,找到打开一看,果然看到了赵普写的这封信。

宋太宗一看内容,与赵普说的分毫不差,激动不已,马上又将赵普召回,当着赵普的面,罕见地进行了自我批评:“人谁无过,朕今年还不满五十,已经知道四十九年的是非了,今天才认识到卿的忠诚。”然后,宋太宗迫不及待地当面授赵普为司徒兼职侍中,封梁国公,并命他秘密侦查秦王赵廷美谋乱事宜。

宋太宗和赵普,这对曾经的老对手,如今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重新站到同一条战线上了。

赵普摇身一变,又回到了相当于宰相职位的权力中枢,他跟秦王赵廷美本无嫌隙,但为了收拾仇敌卢多逊,赵普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但赵普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气量也远非卢多逊可比,他多次明里暗里劝告卢多逊,让他主动引退,自己不会跟他过不去。

秦王赵廷美画像

自从赵普重获起用,卢多逊隐隐感到不安,但由于贪恋权位,迟迟不能决断。

看卢多逊不知趣,赵普怎肯善罢甘休,为了尽快扳倒这个仇敌,便只有踩下了侦办赵廷美谋乱案的油门。

赵普本来就是刑狱方面的专家,又是政治斗争的老手,对于这种办案目标明确、只需做有罪推定的事情,简直就是拿手好戏,经过一番明察暗访,很快就得到了卢多逊与秦王赵廷美暗通款曲、阴谋篡位的证人、证言、证据。

赵普将调查结果向宋太宗当面汇报,宋太宗一看证据链十分充分,掩饰着自己内心的激动,装出痛心疾首的样子对赵普说:“兄终弟及,确实是太后老人家的遗言,但朕身体尚且强壮,难道廷美就等不及了吗?况且朕对多逊也不薄,难道他还不知足,非要让廷美当皇帝吗?”

赵普心知肚明,再一次恰到好处地给宋太宗递上了一把刀,他说:“自夏禹至今,从来只有传子的公例,太祖已经做错了,陛下还要再错吗?”

这句话,正中宋太宗的靶心,宋太宗本来对向自己的亲弟弟下手有顾忌,听赵普这番话后心安理得起来,于是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赵廷美和卢多逊的处理措施。

经过一番朝议,以太子太师王溥领衔,七十四名元老重臣联名上奏,共同议定,将卢多逊及其家属削夺官爵,一起发配崖州。秦王赵廷美先是被罢免开封尹之职,出为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接着又被降为涪陵县公,被安置到房州(今湖北房县)。

雍熙元年(984年),赵廷美在房州忧悸成疾而死,时年38岁。

雍熙二年(985年),卢多逊在流放地郁郁而终,终年52岁。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宋史》等。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牛牛说喷剂 七月七胶囊 牛鲨延时喷剂 今枪哥延时喷剂 小牛测评网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qingshanjuebi.com/post/4161.html

热门文章

微信号复制成功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号,添加朋友,粘贴微信号,搜索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