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9958874
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是由儒、释、道三家思想,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生活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养生。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奥秘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离不开生、长、壮、老、死的自然规律,但人为的力量可以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关键就在于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中曾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就是说没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若已经得病则应尽早治疗 ,阻断疾病的发展,善于养生的人,常先处理没有发病时的隐患,驱除潜伏于体内外的种种危险因素。
•祖国医学以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全身各系统组织的协调统一,以阴阳五行“天人相应”的理论为主导思想,认为人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断,来探索生命的奥秘。
祖国传统养生之道——“清调补”
•健康就是长寿的基础,而健康是指体内没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与毒素存在。目前人们把人群分为三类,一类是健康者占有5%,一类是患者占有15%,而约80%的人群是亚健康人群,这种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就是没有发病前时常体内有所隐患,却无大碍的危险状态,在这个时期人们需要的是清、调、补,清理脾胃肠道;调节气血阴阳;补充营养不足;从而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阴阳平衡的失调会影响脏腑功能紊乱,如果有一个脏器受损,其他的脏器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人体平衡的失调,因此要提早清理体内不利因素,调节平衡、补充营养,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指人体正常的功能活动和抗病能力,而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当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力抗邪,引起邪正相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平衡或使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若正气强盛,邪气消退,则疾病趋于好转、痊愈。若正气虚弱,邪气强盛,则疾病日趋严重,甚至恶化、衰亡。
养生文化 ‘天人相应’
•由此可见人们在平时的养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体内潜伏而未发病的状态下,很容易忽视,认为自己处在健康状态,谁知身体犹如大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有把潜伏病灶祛除,才不至于身体受损,而人们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后才开始补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体质犹如冰块般坚实,必须平时注重保养、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灾时,就可轻松避过了,那么在平时应该如何保健养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阴阳五行的作用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时节、地域、时间的状态下要有不同方法进行调补,方能达到“天人相应”。
阴阳五行与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有“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的道理之说,世界是物质的整体,世界本身是阴阳对立统一的结果。阴和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物质属性,人与自然都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发、条达通畅而为阳,水曰润下而为阴,火曰炎上而为阳等等,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如水润下为阴而水面为阳水底为阴,这说明阴阳五行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念思想,人与自然都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而孳生、衰亡。犹如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在阴阳平衡的状态下,相互资生、相互助长身强体壮延年益寿,而任何一个脏器受到影响都会累及其他的脏器,与五脏相表里的六腑----胆、大肠、胃、小肠、膀胱、三焦,也同样受累。
阴阳五行与‘清调补’
•祖国传统医学的五行所谓‘木火土金水’,是构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质,它所相对应的则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对于人体来说则是‘肝心脾肺肾’,我们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清、调、补,以维持人体、生态、自然的的平衡。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因此首先伤害到的是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持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气(肾气)充足与否要看脾胃功能有无伤害,人体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运化、输送到全身,然后调心肝肺之气血,补充肾之元气,预防病害侵入。
•通过五脏六腑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与精神活动的关系,来沟通 体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其相对的平衡协调,五行以生克来调节体内脏器而达平衡,就五行而论可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木火土金水与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长夏(中)秋冬;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泪汗涎涕唾等等。
•这些人与自然的现象为我们养生保健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了解五行与自然界的关系后,可分析可能发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节、邪气、脏腑及口味的变化,五官九窍的感应及神经的反射,无处不在提醒着你的身体改变的预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预防保健,强体健身、延年益寿。这即是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独到之处。
总之,‘清调补’是一个健康体魄的养生之道,清除体内毒素、调节体内机能、补充均衡营养,从而达到预防保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目的,这就是祖国传统养生之道的奥秘所在。
养生的智慧
健康是人类普遍关注和追求的永恒主题。以往对健康的认识是"无病即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健康观被赋予了新的内容。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就明确指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除了躯体健康,还应具备完整的心理状态、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健全的品德,把道德健康也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产生不道德行为的人,其心理社会功能也是异常的。所以新的健康观要求心、身、德三方面的健全。
躯体健康的标准可以用生理指标数据加以量化,而心理健康却无法用数字来表示和说明。那么,如何来衡量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中医养生以"致中和"为上。"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人身肢体的养生,以至七情的溢泄,都要中正和谐,符合常理,才能各得其所,以致寿久。
中医学认为,主导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是心。《灵枢.邪客》:"心者,五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它包括血脉之心和神明之心,并概括了脑的功能。"心主神明",是说心有进行心理活动和统帅全身生理功能的特殊能力。形与神,即身与心、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形神合一"构成了人的生命,神是生命的主宰。所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做到"形神合一",才能保障身体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真正达到防病祛病、健身益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认为,人有喜怒忧悲思恐惊七种情志,把七情与五脏联系起来,认为这些精神活动是脏腑的功能表现,是以脏腑气血为物质基础,而且都是在"心神"的主宰下进行的。《素问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思恐(惊)。"又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说明每个脏腑都有其情志活动,这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情感反应,是身体健康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七情是人的感情的自然表露,对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起着协调作用。但如果突然遭受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可直接伤及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不同的情志刺激对五脏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如"怒则气上"是指过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上,可引起面红目赤,呕血,甚则昏厥卒倒,三国故事里诸葛亮三气周瑜昏厥吐血即为1例。"喜则气缓"是指暴喜导致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甚则失神狂乱,如范进中举后过喜发狂也是一个典型病例。
因此,要预防七情致病,就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存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这句至今为后人所推崇的养生名言,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情志可以导致疾病,调畅情志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现代医学已经证实,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与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避免癌症及高血压和糖尿病等身心疾病的发生。
养生文化
几千年来中国养生文化传播于华夏大地之上,人人都可说上一二。道家内丹养生文化蕴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而且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