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
9958874
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弘扬文化守住精神家园的文化作文600字。
守住精神家园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养育了十三亿的炎黄子孙,经历了百余年的磨难,用五下余年的奋斗为基石,受尽耻辱,受尽嘲笑……今天终于成就了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
中华文化不计其数,有古色古香的陶瓷,有号称“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还有远近闻名的四大发明……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民俗。而到现在,那些让人期盼的传统节日却平淡得像白开水一样,平淡乏味。听爸爸说,他小时候,每当大年三十那一天,村子里便热闹起来,一眨眼的功夫,村子中间的小泥路上便济满了人,有的舞狮子,有的扭秧歌,而有一些农民摆个小摊在街头叫卖。小孩子们都穿着新花袄,在人群中窜来窜去,你追我赶,玩得不亦乐乎,老人们聚在大树下的石桌子上,议论着天南地北。
不仅是大年三十,在中秋节,爸爸会和家人一起围坐在院里的小桌上,吃着那香甜可口的月饼,赏着天空上那轮皎皎圆月,其乐融融。 但是,现如今西方的愚人节,圣诞节渐渐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人们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开开心心地过中国的传统节日,而是随着潮流,热衷于西方节日,中国代代相传的传统节日逐渐被人们淡忘。作为一名中国人,难道能袖手旁观吗?现在,每当过春节,人们总是去饭店大吃一顿,吃饱喝足后,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唉,现在怎么一点儿年味都没有了。”中华文化是无数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从我们祖先创造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孙子、墨子等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论,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作为一名小学生,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贡献一份力。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固守精神家园
又是一个温暖的午后,坐在教室里,窗外是明媚的阳光。天蓝蓝的,风轻轻的。从来没有仔细的去打量过身边的校园,尽管我们每天都在它的怀抱中生活。它依然如故,看上去那么宁静,那么安详,可是我们却感觉到隐隐约约中透露出一点躁动。
校园,本该是心灵的净土,精神的家园。莘莘学子在这里耕耘劳作,为博得成功的喜悦不倦的追求着。然而,生活在这里的我们,却感觉到有一丝无奈,由此,无由想起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生活在围墙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在与外面的物质世界的对抗中,校园,便跟着外面的潮流不知不觉的世俗化,即使它仍然在坚定的固守。
不知何时,在激烈的竞争中,在复杂的交往中,外面便抛弃了少年时代那份纯真。我们学会了不择手段的保护自己;外面学会了将真实的自我藏在一副虚伪的面具下;外面学会了察言观色,勾心斗角。生活上,外面开始习惯盲目的追赶潮流;习惯用名牌服饰包装自己;习惯用网络来虚拟自己的生活,将自己那仅有的一点点纯真也掩埋了。这,或许就是物质生活带给我们沉重而又无奈的一面吧!
然而,社会所需要的,绝不会是一个只追求物质享受的纨绔子弟,我们现在所挥霍的不仅是金钱,更是我们的人生。长此以往,我们不仅会抛弃我们本该拥有的那份纯真,甚至会导致我们的道德沦丧。校园,本该是心灵的净土,不应成为我们盲目攀比的物质场所,不应成为我们追求享受的娱乐场所。
戴着面具的生活太累了,盲目追求享受太累令了,只有真实,只有真诚,才是最重要的。尽管在学海上泛舟不会一帆风顺,可是只要固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个精神家园,终归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窗外,阳光依旧,天很蓝,很透明,我的心,也跟着渐渐明朗起来
心中的家园精神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对每个人来说是心灵的港湾,是一个人内心感到孤独、寂寞、需要抚慰时而靠岸的港湾。而每个人心中那个精神家园是只属于他自己的,因为只有他才能够乐在其中,去享受那只属于他的精神家园。
对于我来说,画画就是我的精神家园。画画,可以让我烦躁的心灵得到安宁与沉静。画画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又是那样的梦幻、抽象、让人摸索不定。它是学无止境的,因为每个画家手里描绘的作品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作品中都凝聚着作者心中那份心情与他心中的想法。就像大师梵高、毕加索手下所描绘出来的每一幅画,你很多时候都很难读懂他们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但是,当我心情郁闷,或者遇到不开心、不如意的事情时,我都会想起或去阅读那些艺术大师的名画、名作。因为这时候,我觉得内心终于可以靠岸,可以让所有的不满及不开心的情绪都得到解脱。看着那些画,或者自己执笔,将不开心都通通发泄在一张白纸上,完成后,烦躁的心灵便得到了慰藉,因为释放出压抑永远是最轻松的。家,对于我来说也是我的精神家园。家是一个充满温暖和爱的地方。家中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是你最亲的人。他们在生活中都可以给你快乐与欢笑。家人对自己的关爱无疑是最真诚的,而自己在家中是可以感觉到家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家的那种温暖的。
有时候,当我遇到挫折时,家的感觉总是最亲切和最真诚的。因为家人可以帮助我度过难关,可以告诉我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有时候,当我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父母都会开导我,教我做人的道理,告诉我该如何做才能走出这个困境。
有时候,当我遇到开心的事,或获得老师和学校的表扬时,我的家人都会为我而感到自豪和开心。看到这些换来的回报,使我更有动力去做得更好!
所以,家――是我一生的归宿,也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家,永远都是我最大的港湾。
我心中的精神家园的大门会永远为我而敞开。
传颂经典共筑精神家园
2011年8月8日,由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主办的东方少年国学院华南管理中心授牌仪式在广州隆重举行。自此,“东方少年国学院”这个全国少年儿童国学传承教育的知名品牌式落户华南并全面启动。该品牌的创建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好少年”的重要指示精神,旨在面向少年儿童,倡导学习中华文化经典,培养健康人格,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打造东方少年的精神家园。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中华文化的振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一个非常清晰的时代方向。作为负责任的教育单位,紧跟时代步伐,重新认识中华文化,并将之融入日常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也是学校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东方少年国学院正是本着这样的宗旨,以服务的态度为学校教育输送文化力量,提升学校的文化含金量。
东方少年国学院是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专门负责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的活动机构,隶属中国少工委。《少先队小干部》杂志为其宣传刊物。其职责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系列国学教育活动、国学教育辅导员经验交流及培训、国学夏令营、国内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加入这个平台,学校的文化发展空间非常广阔。学校可以成为全国性国学教育示范学校,学生可以获得国学雏鹰奖章,并有机会成为中国文化小使者,作为代表出访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东方少年国学院是个沟通平台,加入这个平台,将极大地促进学校与其他学校、国学教育机构的文化交流,共享这个平台的所有教育资源(好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学习教材,教学经验、活动组织等)。通过交流活动,开阔教职员工的文化视野,提升其文化素养;引进或分享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真正把文化熏陶和日常教学结合起来,为祖国培养栋梁型“四好少年”;通过交流活动,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教职员工的身心得以调整,进而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为学校素质教育提供新的视野和契机,增强国学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合度,全面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抗挫折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必不可少的基础。
在授牌仪式上,华南管理中心授权单位——广州昆仑养正学堂负责人介绍说,华南管理中心是一家为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服务的非盈利性机构;将负责广东、广西、湖南、海南、福建、江西六省区的宣传、推广和管理工作;无偿为学校之间、学校及社会国学教育机构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为北京办公室推荐优秀学校和优秀学生;为申办学校提供前期及后期相关的服务工作。目前,已有广州昆仑养正学堂、天河区五山小学、八一实验学校、花都仁德学院、子曰书院、东圃养正学堂、广州孟母堂、天河区博雅小学、养正学堂、海口孔子学堂、南宁学雍多闻学堂等多家公办或私营教育机构及文化企业参与其中,中华经典的朗朗书声已在南国大地传响。
精神家园
人行走的时间长了,便渴望有个落脚的地方,渴望有人等候、记挂着他。于是人有了一个小小的家。同样,人的心疲倦了,也渴望有个放松、歇息的去处。于是我们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生活中,能带给我心境平和的、灵魂沉淀的、思维冷静的不是单纯的一桩事抑或是一件物,而是一种复杂而又简单的状态——独处。
其实我并不是那种“孤芳自赏”的人,身边的朋友过从甚密。可我仍喜欢独处。喜欢在六月淅沥的雨后,翻看亲切的书,捧着冒着热气的茶,静享一个人的快乐。 于是精神上的疲倦渐渐退去,生命被还原成当初简单纯净的模样。
喜欢在阳光洒满房间的下午,铺开雪白的纸,拿起熟悉的笔,写下心灵的独语,或是抄几句新近看到的精彩的诗与文章,作文素材《精神家园作文素材》。于是,心情的焦躁慢慢抚平,思维出人意料地清澈与敏锐。
喜欢在深夜躺在床上,听着那些旧唱片里萨克斯管的缥缈、小号的诙谐以及黑管的低吟
浅唱。就这样躺着,什么都不做,这难得的品味享受。
我喜欢独处。
生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城市中,我们忙碌、拼搏,有时甚至忘了自己为何要拼搏、奋斗,只是别人不停地推挤着你,环境不时地提醒着你。我们被动地盲目地前行着,而这种非主观意愿上的行动定会造成精神上的倦怠,生命的意义也被涂抹得面目全非。我独处,我观世。只有这时,我才能将思绪沉淀下来,冷静地审视自己,理解自己,爱护自己,并从别人的精神中汲取力量;在对自己客观公正的评价中获得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安定,一种放松,一种升华。
告别独处,就好似游子暂别家乡,尽管已离开家园,但家的温暖已深深植入心间,尽管会有一段离别,但终究要归来。
在独处的时候,我与别人交流着,通过文字;我与自己交流着,通过心语;或者我与谁都不交流,只享受这难得的空白。那是怎样的轻松与自由啊!
曾听说过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缺口,夜晚是,白天的缺口。那么我想独处便是精神的缺口。有了这个缺口,我们才显得真实而可爱,心中潜藏的柔软部分才得以呈现,被钢筋水泥固化的性情才得以复苏。从而调动一切感官体会自己,体会生活。这种抽丝剥茧后的袒露才是深刻而冷静的。
我喜欢独处,我喜欢看到自己真实的心情,真实的笑容。
独处像家一样包围着我,那份舒畅与惬意,轻松与简单只有家才能给我。
于是隔了些日子,便褪下“外套”,认认真真地独处一回,归“家”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