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之日,正是“亚洲四小龙”风头正劲之时,尤其是被称作“东方明珠”的香港,更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一飞冲天。那么香港崛起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现如今的香港有不断衰落的苗头呢?这两个问题是紧密相关的,搞清楚了香港崛起的原因,就很容易找到避免香港衰落下去的办法,因果关系,仅此而已。
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广东发生过数次规模不小的“逃港”事件,还曾惊动中央,直到八十年代才基本结束。以深圳为例,在公开的文件里,“深圳历史上共出现了四次大规模偷渡”,分别为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据广东省委边防口岸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1954年到1980年,官方明文记载的“逃港”事件就有56.5万多人次。内地民众此起彼伏大规模的逃港风潮,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重要的决策之一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做了深刻而令人心酸的铺陈。
1978年,大陆这边实行改革开放,然后设立深圳经济特区,“逃港”事件才算消停下来。“逃港”之前,香港经济由于高速发展,急缺劳动力资源,“逃港”事件的发生,无疑极大地补充了这个缺口,客观上加速了香港经济的腾飞。后来又由于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沿海及内陆的逐步开放,为香港的中小企业主和有钱人找到了新的投资热土,更是极大地促进了香港地区资本的壮大和活跃。可以这样说,大陆市场的开放为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点只要不是傻瓜都不会否认的。
当然,也由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建立,也为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本人在《深圳,为什么成为最成功的经济特区?》一文里有所表达,在此就不再赘述了。如果说香港的崛起除了自身极好的禀赋条件和背靠大陆好发展之外,那么香港的衰落也必定会因为大陆的发展而展开,这是什么原因呢?
根本原因就是香港太小,内卷和躺平从很早就开始了,几乎很难再有上升空间。我们都应该知道,发展经济只有两条路径: 做大存量和开拓增量。做大存量就是在传统产业上搞产业升级转型,做到该产业的最顶端,那么该产业链所容纳的经济体量肯定是最大的。但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干的都是轻松来钱快的活,尤其是金融行业,处于行业金字塔的塔尖,还怎么升级转型,所以此路不通。
那我们再看另一条路——开拓增量。香港因为地狭人密,没有空间发展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你让人家怎么去开拓增量。假设今天香港搞出了一个很牛逼的科技创新发明,你现在要落地就必须把实物做出来,要做实物就必须建厂房,建厂房就必须有空地。空地在哪?香港连住人的地方都不够,哪有地方建厂房?没有地方建厂房,哪来的经济增量。知道大彊无人机为什么是深圳的吗?其创始人是香港人,就是他再想为香港经济做增量那也没辙撒。所以本人说香港的衰落是必然的。
其实有个行业可以看作香港的衰落指标,这个行业就是影视产业。众所周知,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音乐、电影和港剧等风靡大路,创造了至今还让人念念不忘的经典之作,也培养了一大批影视歌方面的明星,可以说为华人流行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你看看现在,香港还有让你大快朵颐的文化大餐吗?没有。因为经济已经被内地追赶上来了,大陆的影视产业现在是蓬勃发展的时候。你想想,香港750万人和内地14亿多人比较,哪边的创作力更强,这个用脚指头就能想到吧。
话虽如此,但香港影视界还是有一位让人值得期待的天才,他就是周星驰,江湖人称“星爷”。作为内地人,很期待星爷的下一部作品。也许,现在香港能让我们值得期待的也就只有一个星爷吧。